常識科課程發展概況
學科活動
持續發展 STEM 課程,利用多樣的科學探究活動,提昇學生的探究科學過程技能、解難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。透過體驗式實驗課課程,滲入 STEM 學習元素,並在學習主題中提取相關科學與科技知識,協助學生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問題。
各級從不同的戶外體驗中,擴闊視野,鞏固所學。
年級 | 參觀地點 |
一年級 | 香港動植物公園 |
二年級 | 香港文化博物館 |
三年級 | 九龍城歷史考察團 |
四年級 | 屏山歷史考察團 |
五年級 | 香港科學館 |
六年級 | 香港濕地公園 |
一、二、三年級設生活技能課,培養學生的自理能力。
透過試後STEM 活動,增加學生對科學探究的興趣和好奇心。
常識科在校本課程中,嘗試透過P.1-P.6 的試後STEM 學習活動,提昇學生
對科學探究的興趣和好奇心。
P1 | 奇怪紙飛機 |
P2 | 玩具小車 |
P3 | 太陽能爐 |
P4 | 智能風扇 |
P5 | 水火箭 |
P6 | 投石器/簡單機械 |
三年級 - 太陽能爐 學生需探究製作物料、顏色、不同形狀及錫紙折射角度所影響太陽能爐的效能而進行公平測試,最後每組學生需設計及製作屬於自己組別的太陽能爐。透過物料測試報告、太陽能爐設計圖、成品及效能測試報告,可了解學生的學習成效。 |
![]() |
四年級 - 智能風扇 學生需探究空氣的流動,以及智能系統風扇的原理及製作。當中涉及編程部分(IF THEN 及温度SENSOR),讓學生初步接觸結構式探究模式的學習經驗。 |
![]() |
以科學小實驗、影片分享、趣味遊戲設計為主題,讓STEMaker 或學生小導
師教授一、二年級學生進行科探活動,讓學生可從學與教方面,多接觸有趣
的科學探究活動
以STEMaker 學生小組的形式,參與校外科學與科技相關活動或比賽,讓學
生在過程中培養解難和科學探究思維。
透過各級學生的常識簿筆記、預習、延伸學習及創意工作紙,加強學生掌握不同高階思維技巧,包括:正反思考、比較異同、分類與排序、因果關係、評價及建議等,利用組織圖、時間線及列表等方法,教授學生摘錄筆記的自學技能,訓練學生思維能力及培養自主學習的精神。
各年級會有不同題目的專題設計,讓學生進行不同的探究式活動,鞏固知識。
年級 | 題目 |
一年級 | 遊公園 |
二年級 | 為我們服務的人 |
三年級 | 荃灣旅遊好去處 |
四年級 | 香港今昔 |
五年級 | 電與生活 |
六年級 | 家有一寶 |
各年級均設置常識簿課業,老師安排學生有系統地學習摘錄筆記,學生在筆記簿上用自己的方法摘錄老師所講的內容。在老師的指導下,學生運用不同的高階思維技巧,例如列表、組織圖等,摘錄自己的筆記,提升自學技巧。
STEM DAY
【動手做STEM活動】
透過「動手做」的STEM探究活動,學生可應用常識課堂上的科學知識,並利用日常生活可得的材料,製作不同與STEM相關的小玩意及產品,如羅馬機械炮架、橡筋動力船、電光手帶等⋯⋯從而培養學生對科學與科技的興趣和科探技能。
【實驗體驗課】
深天的畢業生連同聖若瑟書院及嘉諾撒聖心的學生義工,共同帶領同學進行一系列的科探小實驗。如製作非牛頓流體、熔岩燈、小型彈射器、檸檬電池等⋯⋯引發同學對科學的好奇心,培養他們對科學的興趣。